新华社南昌11月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秦宏)在村里老人的心中,“随叫随到”的李医生比常年难得一见的儿女还亲。他就是江西省新干县七琴乡燥石村唯一的乡村医生李勤如。行医36年,磨破200多双解放鞋,如今54岁的李勤如双眼“花了”,双腿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一直未寻找到接班人的他承诺,哪怕村里还有一位老人,他都会坚持下去。为解决乡村医生短缺的问题,今年新干县所在的吉安市政府出台了培训定点定向乡村医生的优惠政策。“学员不用交学费,每个月可以领300元生活费”,但是七琴乡没有一个人报名。10月底,一股冷空气袭击了赣鄱大地,海拔600多米的燥石村连续几天飘着小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燥石村委会13个自然村常年只有120多位七八十岁的“空巢老人”居住。晚上记者和李勤如聊天时,他说,天气变冷,他就要忙起来了。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就接到出诊电话,当时李勤正吃着面条。“大街上村李电婆托人来电说他家老头子哮喘又犯了,她自己也头晕得厉害。”说着李勤如放下饭碗,快步走进村卫生室穿上白大褂,并拿起药箱配药。李勤如帮老人劈柴空当,记者找到了刚看完病的邓翔老人。老人家说,“村里只剩我们11位年老体弱的‘老家伙’了。平时无论是看病,还是砍柴、买盐买肉,我们都会找李医生。只要打电话给他,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会来,比亲儿子还好。每次他来我们就会互相转告,就算不看病,也想请他在家里吃个饭。”燥石村地处新干县最偏远的山区,山高、路陡,山下唯一一条通往村里水泥路修建于2012年。燥石村的13个村民小组都住在半山腰的位置,最远的一个离李勤如的村卫生室有6公里山路。十七岁行医以来,李勤如在出诊的过程中穿坏了200多双解放鞋。有人给他计算过,这三十多年来,他出诊走了超过十万公里山路。“50多岁的人了,晚上也敢骑摩托车上山。一年到头赚不到钱,还那么危险,说不让他干了,他就是不听。”李勤如的老伴彭小梅说,以前镇里和他一样做村医的,早就在外面赚了大钱。只有他为了山上的乡亲家都顾不上了。收入低、危险大、身体逐渐变差……一连串的理由可以使儿女已长大的老李结束乡医生涯。但李勤如说,他选择“逆行”没有什么高尚的想法。他只知道,不少留守老人走路都打晃,平时让他们去十多公里外的镇医院看病不现实。他是土生土长的燥石人,他是医生,他不能丢下山上的老人们不管。